阿里巴巴集團最近向SEC提交了20-F文件,其中披露了一個細節(jié),2015、2016、2017財年,阿里巴巴分別向支付寶繳納的使用服務費約38.53億、48.98億、54.87億元,累計超過142億元,這構成了支付寶營收貢獻的主要因素之一。
就像線下商戶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要按照交易額抽成付費一樣,淘寶和天貓作為一個線上整體,在使用支付寶完成電商交易的過程中也需向支付寶付費,支付寶再拿這筆錢給到銀行,因為銀行為支付寶開通交易接口也要產(chǎn)生成本。不過目前,支付寶在線交易的規(guī)模比線下移動掃碼付要大得多。
根據(jù)阿里巴巴2017財年業(yè)績披露,2015、2016、2017財年零售平臺產(chǎn)生的GMV為別為24440億、30920億、37670億。再據(jù)阿里巴巴過去三年向支付寶交的服務費計算得出,這三年兩者比例分別為0.158%、0.158%、0.146%,大致保持在千分之一點五左右。
0.15%可被粗略地表述為淘寶、天貓平臺向支付寶繳納服務費的費率。但實際上如果細算,由于一小部分交易是走貸記渠道完成,所以全年GMV并不能全部算在支付寶頭上。因此從理論上說,實際費率會略高于0.15%。
對于開通支付寶余額、余額寶、信用卡等基礎支付渠道的淘寶和天貓商戶,阿里相當于替商家向支付寶交了這部分服務費。由于目前電商交易金額比線下掃碼付對支付寶的收入貢獻大很多,所以淘寶和天貓在支付寶這里算大客戶中的VIP,費率方面自然會優(yōu)惠不少。對比一下,線下商戶由于掃碼付流水規(guī)模比不上網(wǎng)店主,所以支付寶的線下商家費率通常高于0.15%。
目前,支付寶在銀行端產(chǎn)生的支付費率成本大概在0.2%,有時候支付寶只收0.2%這個保底價,這個價格給到ISV服務商,ISV去幫支付寶拓展線下商戶時一般會適當抬高費率,這其中的差價作為自己的利潤。但支付寶通常會針對不同行業(yè)區(qū)別設定一些指導價。
如果擴大到整個螞蟻金服集團,盡管非上市公司沒有披露業(yè)績數(shù)字,但支付寶手續(xù)費目前是螞蟻金服最主要的營收來源,其次包括小貸產(chǎn)生的利息,理財板塊產(chǎn)生的盈利分紅,螞蟻聚寶代銷基金產(chǎn)品獲取的手續(xù)費,代銷保險業(yè)務的手續(xù)費,以及一些金融機構使用螞蟻金融云所支付的使用費等。可見,整個螞蟻金服的收入來源分散且豐富。
這也是阿里巴巴2014年IPO前與小微金服修訂了支付寶框架協(xié)議的原因之一。由于歷史原因,支付寶被從阿里巴巴集團內(nèi)剝離,為了補償阿里巴巴,2011年馬云、蔡崇信和軟銀、雅虎等大股東簽訂了一份補償協(xié)議。當時規(guī)定支付寶以“知識產(chǎn)權許可費與技術服務費”的名義每年向阿里巴巴支付稅前凈利潤的49.99%,直到小微金服IPO。且小微金服上市時,要將總市值的37.5%對價付給阿里巴巴,這部分金額不低于20億美元,不超過60億美元。
但在2014年8月12日的修訂版支付寶框架協(xié)議中,至少有三處明顯改動,一是49.99%利潤分享降到了37.5%,但分享的總池子從支付寶擴大到整個小微金服;二是取消了60億美元的上限;三是阿里巴巴將小貸業(yè)務劃入小微金服。
這至少說明,阿里巴巴降低了對小貸等金融交易的參與度,但由于看好小微金服多點開花的增長前景,它未來從螞蟻金服身上分享的利潤將進一步擴大。兩個版本的支付寶框架協(xié)議中沒變的是,螞蟻金服上市時,阿里巴巴可以向它最高入股33%,同時終止這些利潤分享,如果入股比例達不到33%,就按照實際持股再計算調(diào)整。
至少在眼下,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之間是沒有直接股權關系的。經(jīng)過兩輪融資的螞蟻金服現(xiàn)大股東仍是馬云、謝世煌以及阿里巴巴員工控制的杭州君澳、杭州君瀚兩家合伙企業(yè)。
馬云曾承諾,待螞蟻金服IPO時,他個人在螞蟻金服的持股比例會降低到不超過他在阿里巴巴集團的持股比例。這份最新的20-F文件披露,截至2017年6月9日,馬云在阿里巴巴集團的持股為7%,蔡崇信為2.5%。2016年、2015年同期兩人持股分別為7.8%和3.2%、7.6%和3.1%。說明與上一年相比,兩人均有減持套現(xiàn)。同樣,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軟銀的持股也從上一年的32%降到29.2%,這主要是因為孫正義去年需要為320億美元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籌錢。據(jù)阿里內(nèi)部人士稱,孫正義并不愿意賣這部分股份。
20-F文件披露,自阿里巴巴2014年上市算,馬云計劃在3-5年內(nèi)將他持有螞蟻金服的股權比例降至不超過他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比例。這也側(cè)面表達出馬云希望螞蟻金服IPO的時間區(qū)間,即2017-2019年??梢?,此前行業(yè)盛傳的螞蟻金服最快將在2017年底啟動IPO的說法并非空穴來風。但從目前的節(jié)奏看,螞蟻金服要想在年底前IPO的可能性已經(jīng)很小。這家公司對外的口徑是希望外界更多關注其業(yè)務進展,而非對上市時間與地點的猜測。